课程模块 | 课时占比 | 教学重点 |
---|---|---|
体式实践 | 45% | 六大类体位法分解教学 |
哲学理论 | 20% | 经典典籍深度解读 |
解剖应用 | 15% | 九大系统运动关联 |
课程涵盖7大类体位法训练体系,包含仰卧体式群组着重核心肌群建立,俯卧位序列强化背部肌群,站立体式培养平衡控制能力。特别设置关节活动预备序列,通过22个坐立关节活动和19个站立关节活动,为高阶体式练习奠定生理基础。
12套由默瀚导师设计的课程序列,包含6套基础序列和6套进阶序列。基础序列侧重身体各方位打开,进阶序列强化力量与柔韧协同发展。课程编排逻辑经过十年教学实践验证,可直接应用于团体课教学。
教学法模块包含声音引导艺术、体式矫正原则和课程编排逻辑三大维度。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实践,学员需完成8小时自我习练记录,掌握个性化课程设计能力。实践环节设置体式纠正专项训练,涵盖30种常见错误体式调整方案。
系统教授5种基础呼吸模式,包含腹式呼吸的内脏按摩机制和完全式呼吸的肌群激活原理。设置呼吸控制法专项准备训练,通过舌锁练习清洁喉部通道,梵天契合法调节呼吸节奏。
哲学模块贯通《瑜伽经》核心八支和《哈他之光》修炼要义,解析六大古典流派演变脉络。设置阿育吠陀体质辨析专题,结合现代营养学原理,建立科学的瑜伽饮食指导体系。
从肌肉动力学角度解析体式发力原理,重点分析脊柱生物力学特征。结合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工作原理,制定安全体式进阶方案。特别设置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模块,包含10种典型错误练习案例分析。
实施阶段性教学评估机制,包含体式记录档案、理论测试和教学模拟三大考核模块。毕业生可独立设计60分钟团课教案,掌握5种以上课堂辅助手法,具备初级私教课程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