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分级门禁管理系统,教学区设置三道安防关卡:主校门采用人脸识别闸机,教学楼入口部署智能刷卡装置,特殊区域配备生物特征验证。安保团队执行三班轮值制度,重点区域每30分钟进行电子巡更打卡。
安防区域 | 验证方式 | 巡查频率 |
---|---|---|
主校门 | 人脸识别+证件扫描 | 24小时值守 |
教学楼主入口 | 电子工牌识别 | 实时监控 |
校医室配备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体温异常处理流程包含五个步骤:初测复核、隔离观察、家长联络、环境消杀、跟踪反馈。药品管理实行"三查七对"制度,处方药物需提供电子签名医嘱。
空气质量智能调控系统实时监测12项环境指标,新风设备根据PM2.5浓度自动切换运行模式。教室配备紫外线消毒灯和负离子发生器,每日课后进行自动化深度清洁。
AQI指数范围 | 幼儿园应对措施 | 中小学应对措施 |
---|---|---|
0-120 | 正常户外活动 | 延长户外运动时间 |
121-150 | 缩短户外时间 | 调整活动强度 |
校园部署地震预警系统和消防喷淋装置,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应急演练。紧急疏散路线实施动态优化,各楼层配置应急物资储备箱,包含AED除颤仪和应急通讯设备。
建立家校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推送学生考勤和健康数据。访客预约系统支持人脸信息预录入,家长可通过移动端查看实时校园安全状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