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手触摸不同材质的实验样本时,当编程指令成功驱动机器人完成指定路线时,科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整呈现。爱迪外国语小学构建的立体化科学课程体系,通过三大核心维度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
模块分类 | 课程组成 | 教学特色 |
---|---|---|
基础课程 | 剑桥科学+计算机 | 跨学科知识融合 |
选修课程 | VEX机器人/编程 | 项目式学习 |
拓展活动 | 科技创新竞赛 | 实战能力培养 |
在五年级材料反光特性探究课上,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系统记录不同材质样本的反射参数。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光反射原理的理解深度提升42%。学科组长赵静强调:"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这正是科学精神的具象化培养。"
六年级"智能逃生"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距离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条件判断语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避障。教学数据显示,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代码调试效率提升65%,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