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科目 | 模块构成 | 分值分布 | 核心能力要求 |
---|---|---|---|
英语(二) | 知识运用+阅读理解+翻译+写作 | 100分制 | 语言应用+逻辑分析 |
综合能力 | 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 | 200分制 | 数理思维+论证分析 |
语言知识模块要求掌握5500基础词汇及常用语法结构,特别需要注意新增的3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相关表达。阅读理解部分强调经济管理类文本的深度解析,命题趋势显示图表分析题型出现频率逐年提升。
数学模块重点关注概率统计与几何应用的交叉题型,近年真题显示该部分得分率波动较大。逻辑推理部分需特别注意论证评价题型的解题模型,常见命题陷阱多集中于类比推理环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着重考察逻辑漏洞识别能力,需要掌握至少五种常见论证谬误类型。论说文写作需注意论据的时效性,建议多引用近三年的管理案例作为支撑材料。
备考过程中要建立错题归类系统,特别是条件充分性判断题型需要单独建立解题模型库。
通过对近五年真题的横向对比,发现英语翻译题材料长度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平均增幅达8%。数学模块的空间几何题型出现频率较三年前提升40%,建议加强三维图形解析训练。
优先选用具有命题组背景的教辅资料,特别注意核实数学公式的标准表述形式。建立错题本时应按知识模块和错误类型进行双重分类,方便后期针对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