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模块 | 训练要点 | 达标周期 |
---|---|---|
空间造型基础 | 立方体/球体结构解析 | 4-6周 |
光影表现技法 | 五大调子层次控制 | 8-10周 |
动态捕捉能力 | 人体比例与运动规律 | 12-16周 |
在形体塑造能力培养阶段,教学系统通过几何体拆解训练,帮助学习者建立三维空间认知。石膏像写生环节着重训练观察能力,要求学员准确捕捉物体比例与透视关系。
光影控制模块采用分阶训练法,从单光源静物到复杂场景的光影处理,逐步提升画面层次表现力。这个过程中,学员需要完成至少200张不同材质物体的光影速写。
动态捕捉教学包含三大训练模块:骨骼结构认知、肌肉运动规律、动态线捕捉技巧。通过医学解剖图例与动态速写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临摹训练强调目的性选择,建议根据当前薄弱环节选择临摹对象。构图能力欠缺时重点临摹场景插画,色彩控制不足时选择色稿进行专项突破。
创作过渡期需要进行半临摹创作,在参考作品基础上进行元素替换或风格转换。这个阶段建议建立个人素材库,分类整理不同风格的造型元素。
完整创作阶段要求学员独立完成主题表达,从构思草图到最终成稿全程自主把控。教学系统提供创作流程检查清单,涵盖构图平衡、色彩方案、细节刻画等12项评估维度。
专业教学系统配备阶段性能力测评,通过量化数据跟踪学习进度。每完成一个训练模块,学员可获得详细的能力雷达图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