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资力量雄厚
  • 国际合作丰富
  • 教学管理完善

400-888-4846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学院-学校优势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学院教学体系解析

作为法学教育领域的标杆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学院在国际法专业建设和涉外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独特优势。学院下设国际法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两大教学单位,在学科深度与教育广度上形成互补格局。

国际法学院教学特色

学科建设始于1952年的国际法教研体系,经过70年发展形成完整的三级学位培养架构。学院设置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大基础学科方向,配套设立跨国法律实务研究所等六个科研平台。

师资团队构成

49人专职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80%,包含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马呈元教授在国际争端解决领域的研究成果被纳入联合国法律文献库,霍政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产出多项立法建议。

学术研究平台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7项,其中重点研发计划3项。与海牙国际法学院建立联合研究机制,每年举办跨境法律论坛吸引30余国学者参与。《国际法评论》期刊成为CSSCI核心收录源刊。

国际教育学院培养体系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教学综合体内配置智能法律图书馆与模拟法庭实训中心。留学生公寓获得国际教育机构认证,配备多语种服务团队保障教学实施。

课程建设成果

法律汉语强化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法,连续五年学员HSK6级保持95%以上。暑期学校项目与剑桥大学法学院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已有200余名学员通过该项目进入世界TOP50法学院深造。

国际合作网络

与美洲律师协会共建跨境仲裁人才培训基地,年度输送60名学员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双学位项目覆盖18个国家地区,其中与莱顿大学合作项目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专项。

教学保障体系

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质量监控,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追踪数据库。实验班项目实行导师组制,为每位学员配置学术导师与实务导师双重指导。

质量评估机制

第三方评估数据显示,国际法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连续八年高于全国平均线35个百分点。涉外律师方向毕业生满意度达92%,主要就职于国际律师事务所与跨国企业法务部门。

发展支持系统

设立专项奖学金覆盖30%在读生,与30余家涉外律所建立实习基地。校友网络涵盖50余国法律从业人员,定期举办职业发展交流活动。

学校环境
  • 校区环境
    校区环境
  • 校区环境
    校区环境
  • 校区环境
    校区环境
  • 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环境
  • 上课环境
    上课环境
  • 宿舍环境
    宿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