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阶段 | 核心目标 | 辅导内容 |
---|---|---|
基础夯实期 | 建立科研认知框架 | 文献检索方法论 基础实验设计原理 |
能力进阶期 | 培养科研实操能力 | 数据可视化处理 学术论文撰写规范 |
成果产出期 | 完成学术成果转化 | 国际赛事申报指导 专利申请文书润色 |
依托超过2000位美国Top30院校导师资源库,项目采用动态匹配机制,根据学生学科兴趣测评结果,智能推荐3-5位研究方向契合的专属科研导师。在12个月培养周期内,学生将完成从选题论证到成果发表的全流程科研训练。
课程重点覆盖ISEF、丘成桐科学奖等15项国际权威赛事,提供往届获奖作品案例分析、评审标准解读等专项训练。教学团队配备专职赛事策略分析师,针对不同赛事的评审偏好制定个性化申报策略。
建立三维评估体系:月度科研日志审核、季度阶段性成果展示、年度综合能力测评。通过可视化数据看板实时呈现学生科研能力成长曲线,动态调整培养方案中的模块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