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1724年创立的汉学塾怀德堂与1838年兰学塾适塾,大阪大学历经三世纪传承发展,于1931年正式组建医学部与理学部,成为日本第六所帝国大学。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塑造了其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办学风格,持续为产业界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时期 | 里程碑事件 |
---|---|
1931年 | 大阪帝国大学正式设立医学部与理学部 |
1949年 | 改制为新制大学,形成理、医、工、文、法经五大学部 |
2007年 | 合并大阪外国语大学,扩展至25个语种教学 |
基础工学部开创理工融合培养模式,在光电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近五年取得37项核心专利,与松下、夏普等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
人间科学部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形成行为科学、社会解析、教育创新三大研究集群,其社会老龄化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政策制定参考。
主馆藏书量达137万册,配备智能检索系统,可实时调阅56个国家的学术期刊,电子文献访问量连续五年位列关西地区首位。
吹田校区建有亚洲的低温等离子实验室,医学部附属医院配置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支撑前沿医学研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