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程突破单一学科界限,构建六大协同教学模块。跨学科整合模块突破专业壁垒,工作室创作采用真实项目驱动模式,人文素养模块融入东西方艺术哲学比较研究,技术创新模块包含参数化设计等前沿领域,设计思维模块注重商业落地转化,艺术表达模块强化观念传达训练。
教学模块 | 能力培养重点 |
---|---|
跨学科整合 | 多领域知识融通、复杂问题解决 |
工作室实践 | 项目流程管理、设备操作能力 |
人文素养 | 文化批判思维、学术写作规范 |
教学团队包含RISD、RCA等名校背景导师12人,行业设计师8人,哲学领域专家2人,实行主导师负责下的多导师会诊制,每个项目组配备3-5名专业指导人员。
配置专业版画工作室、3D打印实验室、VR创作空间等12个专业场地,材料工坊24小时开放,建立与Parsons等院校相同的设备标准。
建立三级质量审核体系:专业导师每周进度跟踪、教学总监月度成果评估、海外评审团季度作品审核。采用SMART目标管理法,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可量化的42个阶段性节点。
每周10小时导师面授、每月30小时工作室实操、季度作品集评审会
年度完成3-5个完整项目、参与2次国际展览、发表1篇学术论文
课程设置特别包含海外学术衔接模块:英美艺术院校学分先修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训练、critique答辩模拟等特色内容。2023届学员中,92%在入学首年获得GPA3.5以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