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作为项目国内阶段培养基地,构建了独特的BITM课程体系。该课程融合内地基础教育优势与香港高等教育特色,采用"专业基础+学术英语"双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前两年重点强化微积分、统计学等STEM学科基础,同步提升学术英语写作与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教学团队由北理工骨干教师与香港客座教授共同组成,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设置专题研讨课,模拟香港高校的tutorial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第三学年开始的专业衔接课程,特别增设香港法律通识、学术伦理等特色模块。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科在全球ESI排名中稳居前1%,其土木工程专业与MIT、剑桥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商科学生可选择与CFA协会认证课程对接的金融分析方向,享受全球统考免考政策。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设有亚洲首个国际新闻硕士课程,其影视制作专业配备4K虚拟演播厅。选择传媒方向的学生可参与凤凰卫视实习项目,优秀毕业作品可直接选送国际电影节参展。
岭南大学博雅教育体系包含跨文化沟通工作坊,经济学专业采用牛津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可申请赴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进行暑期学术交流,所得学分获香港教资会认可。
项目特别设置湾区企业参访模块,与腾讯粤港澳总部、大疆创新深圳研发中心等科技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课程体系中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智能供应链管理等实务课程,邀请香港贸发局专家参与课程设计。
学生在港期间可申请参与创新科技署支持的STEM实习计划,进入香港科技园、数码港等科研机构实践。毕业前完成大湾区产业分析报告的学生,可获得香港中华总商会推荐信。
项目办公室配备专职学术顾问,提供选课指导与GPA管理服务。针对专业课程设置课业辅导站,由香港高校在读博士生担任助教。每学期组织模拟学术会议,训练论文发表与学术答辩能力。
语言中心开发定制化英语提升方案,采用IELTS学术写作批改系统。特别开设广东话实用课程,帮助学生适应粤港澳生活场景。定期举办香港高校招生官见面会,获取最新入学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