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子科技国际学院
  • 北京电子科技国际学院
  • 北京电子科技国际学院

400-888-4846

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学校简介

国家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重镇

办学历史与战略定位

作为中央办公厅直属的密码保密专业院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际学院自1947年创办以来,始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信息安全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使命。学院历经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北京电子专科学校等重要发展阶段,现已成为集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博士联合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教育机构。

学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核心教育圈,占地150余亩的教学园区内配备量子通信实验室、密码攻防演练中心等先进设施,现有在读学生200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35%,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梯队。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学院构建了以密码学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设置密码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等4个教学单位,开设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等8个特色本科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教师团队中87.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5.3%拥有高级职称,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在密码算法研究、网络安全防护等领域取得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

学院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与中央办公厅、国家保密局等机构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机制。毕业生中涌现出300余名省部级先进工作者,80%就职于党政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核心技术岗位。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大特色模块:密码技术应用实训、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保密管理模拟实践。与Intel、微软等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每年承接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为学生提供参与前沿技术研发的实战平台。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创办电子工程双学位项目,与法国蒙彼利埃二大共建的孔子学院成为中法文化交流重要窗口。近年拓展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0余所国际名校的学分互认机制。

国际合作项目包括:中美网络安全联合研究计划、中欧量子通信技术论坛、亚太地区保密管理学术年会等。每年选派百余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保持专业建设与国际前沿接轨。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忠诚、笃学、严谨、守纪"的校训精神,构建特色思政教育体系。定期举办密码技术竞赛、网络安全攻防大赛等品牌活动,学生团队连续五年在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中蝉联团体冠军。

校园内设有密码文化博物馆、信息安全主题展览馆等特色场馆,收藏珍贵密码设备200余件,系统展示我国密码事业发展历程,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 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
校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