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高校科研项目成为提升学术背景的关键路径,该项目构建起跨越三大洲的学术网络。学生在不同阶段可选择远程协作或实地参与两种模式,深度融入实验室日常运作体系。
培养模块 | 核心内容 | 成果产出 |
---|---|---|
文献研读 | 前沿论文精读解析 | 研究综述报告 |
实验设计 | 科研方法论训练 | 项目计划书 |
成果转化 | 论文写作指导 | 可发表学术论文 |
集结来自MIT机械工程系、剑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全球TOP20工科院系的12位终身教授,其中包含3位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导师团队平均执教年限超过15年,持续活跃在科研线。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匹配对应领域专家,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六大工科门类均可选择。项目周期设置4周基础模块+8周深化模块的弹性组合。
配置主导师+助教+学术顾问的三重指导体系,每周固定3次线上研讨会,实验数据解读、论文润色等专项辅导不限次数预约。
项目期间完成的优质研究成果将通过以下渠道进行转化: